海阔凭潮涌,风劲好扬帆。在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做出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的重大决策,提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要求。这也令人联想到数日前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主旨演讲中的字字铿锵:“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庄严的号召、科学的谋划、周密的部署,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宣言,为中国进一步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提供了思想行动指南,更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将站在更高起点推动全面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开放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开放的道路。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历史新时期,改革与开放的双引擎驱动着“中国号”巨轮驶入世界海洋,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经济的命运开始前所未有地相融并存、息息相关。
40年来,我们以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既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吸收一切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有效抵御各种国际政治风险和经济冲击,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非多边贸易到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再到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旗手”,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折。这一非凡历程,深刻改变了整个中国,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
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的经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有效对接互补,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发育、经济结构的升级、民生福祉的增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加充分地融入全球化过程,参与并推动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支撑的消费市场,成为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近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稳居世界第一位。
今天的中国,是全球重要制造基地,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口大量中高档消费品、高技术含量的投资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产品出口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大量吸收外资,为各国投资者提供获利机会;加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将低成本要素融入国际产业链条,成为抑制全球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雄起于东方的这一“发展极”,对世界经济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
回顾几百年来的强国之路,18世纪、19世纪,英、法、德等国崛起,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美、日等国崛起,人口是上亿级的;而21世纪中国的崛起,人口是10亿级的,比此前崛起的大国人口总和还要多。毫不夸张地说,以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与规模,中国未来的开放选择,必将对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必将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
“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将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深邃眼光,已经为生动的发展实践所证实。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这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宣示“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理论逻辑起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与40年前相比,今天的国际力量对比、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不同以往,应对外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不同以往。由此,我们面对的形势和任务也区别于40年前: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站在更高起点上,探索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增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如何面向未来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坚持开放发展、实现高水平开放。这是在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着发展的内外联动性问题,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四大发展理念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关口,尤其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加快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升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提升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意味着新的体制、新的格局,引领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也将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在实践中,5年来我国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千帆竞发。优化市场环境,使“引进来”量质同升;破除审批瓶颈,让“走出去”稳中有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双向投资齐头并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效益的“三自三高”企业产品出口增势不减,铁路机车、通信设备、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以及电信、计算机和信息等高附加值服务的出口增势迅猛。“一带一路”建设应者云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顺利启动,力推多哈谈判,加快自贸区谈判,人民币“入篮”……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丰硕的成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中国智慧,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新时代的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色愈见明显,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大棋局更趋成熟。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面向未来,中国还将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既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也注定将为世界带来更大机遇。
三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能强劲,必然多角度、多层面地触动一些传统大国的神经。德国《明镜》周刊刊文说,中国的了不起或可怕不仅仅在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在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模式是伟大的创造,是其他国家可以效仿的对象”,这一点更令西方担忧;英国着名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崛起,关系到一切。西方习惯于世界是它的世界,国际社会是它的社会,国际机构是它的机构,普世价值是它的价值……但是今后的情况将不再如此”。新时代的中国要走好开放之路、实现强国目标,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同时面临的各种矛盾、风险、质疑、博弈也前所未有,并且无法回避。
近500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9个世界性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历史继续向前行走,是否还将以不同方式重演?或把我们带到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今天,全球市场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各个国家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一个国家或一部分国家的发展繁荣,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建立在其他国家或另一部分国家长期羸弱的基础之上。对此,已近百岁的基辛格博士在他的畅销书《世界秩序:对国家的特征和历史进程的反思》中写道:“如何克服历史进程和价值取向的巨大分歧,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秩序,是我们每个民族都应该参与探索的奥秘。”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智慧,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五位一体”“三个坚持”的清晰脉络,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彰显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自身发展、对世界秩序、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使命自觉,是中国在深刻把握历史潮流与大势的基础上,为世界贡献的独具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这一倡议,已经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
崛起的中国为发展而来、为共享而来,决不会走“国强必霸”“赢者通吃”的老路。我们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下,走一条合作共赢的新路,着力通过协商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崛起的中国为和平而来、为繁荣而来,也不会怕有人挑起冲突和事端。40年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中国经济拥有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回旋空间;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中国既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自信,更承担起维护世界经济共同利益的大国责任。中国的底气,源自实力,源自民心,源自“得道多助”的“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教授曾指出:“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陈旧思维模式和种种偏见接受这一深刻见解,或许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仍将承受各种考验,我们也无法预言这些考验将把每个国家带向何方,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就是历史前进的逻辑、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努力方向!(作者:钟经文)
|